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 > 第112章 马和一只眼戴着眼罩, 一只手比划着钩子。

第112章 马和一只眼戴着眼罩, 一只手比划着钩子。(2/2)

目录
好书推荐: 九剑凌霄:神碎天地 梦穿水浒 三生三世之意难忘 都市无敌霸婿 赛博朋克:企业战争 大唐长生家族 妶晴重启的人生 乡村爱情之换亲 宝宝,你是我的星辰 穿越农家,她卖烤鸭狂开百家店铺

这个道理跟元蒙人总是南下抢劫是一样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能诉诸武力!”

朱允收看向读书人。

“希直先生,您觉得,应该怎么解决倭患?”。

眼前的希直先生。

本名方孝孺。

洪武十五年被地方官员举荐,蒙朱元璋亲自接见。

方孝孺自幼十分聪明,拜大儒宋濂为师。。

说起来跟太子朱标还是同门师兄弟。

朱元璋对方孝孺十分欣赏,曾经称赞过他。

不过那时候的方孝孺只有25岁,朱元璋觉得这样的人才应该留给子孙后辈用,并没 有将他召入朝廷做官。

何况方孝儒的施政方针,讲的还是儒家仁政那一套,跟朱元璋如今的严刑峻法治国 理念还是有冲突的。

朱元璋本人也知道刚不可久,但是为了子孙后世,朱元璋还是宁愿顶着骂名, 一直 实施严刑峻法~。

而事实上老朱的良苦用心也在一次朱元璋跟朱标的对话当中可见-一斑。

朱标劝朱元璋不要乱杀无辜,朱元璋指着地上一根长满刺的荆棘,让朱标将这根荆 棘捡起来握在手里。

朱标自然无法握住。

朱元璋笑道:“这些刺朕都帮你拔了以后你不就轻松了。”

其实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国家应当实行仁政,只是他觉得,应该在自己这一代为子孙 后代将所有问题都解决掉。

而方孝孺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做他的大臣,否则早晚还是被废掉的。

但是如果给太子做大臣就比较合适了。

原本朱元璋还打算继续将方孝孺养在民间。

是太子朱标对朱元璋请求之后才让方孝孺进了东宫,被封为东宫大学士,平日里除 了辅佐太子之外,还要承担对皇长孙朱允收的教育工作。

方孝孺听到朱允收的问话傲然一笑。

“所谓堵不如疏!如今,只要海禁解除,自由通商,天下财货得以随意往来,倭寇 自然也就没了生存空间!”

朱允收眼睛一亮,道:“方先生高明!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既然那些海外的小国 寡民需要大明商货,同时换来银子,那我们开海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样的话,那些倭寇 抢劫便没有了任何意义,捞不到大量好处的话,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消亡了!”

方孝孺笑道:“我还听说如今大明可并非是完全海禁的。睿王府一直都有对外贸易 特权的,无论是对东瀛,还是吕宋乃至于元蒙!睿王殿下获利何止亿万!”

朱允收哼了一声,咬牙切齿道:“朱高炽!一想到此人,我就恨的牙痒痒!方先 生,睿王折腾了这么久,手中握着那么大的财权,是不是有些不妥?”

方孝孺点点头。

“何止是不妥。简直就是不守臣道!

区区一个亲王,如今却能行走天下,拥有其他藩王所没有的自由!

同时还掌握着天下最精锐的睿王卫!

按照规制, 一个亲王最多只能有三卫9000人马,而睿王卫光是活跃在海上的士兵就 多达15,000人!

这还不算他本土能留下的9000人!

哼!那睿王倒是聪明,说那些兵是什么预备役!

可实际上,就是明目张胆在违反朝廷法度!

偏偏陛下还在帮他遮掩!”

朱允收哼道:“此人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早就该制裁了!”

方孝孺冷冷道:“他们最过分的,是可以掌握着全国那么大的产业!

从盐场、当铺,再到商行!睿王爷的产业遍布大明!

光是在开平府设置的炼铁厂的钢铁产量,竟然比大明一年生产的还要多!

据我了解,户部如今七成以上的银子全部都是由睿王府提供!

这正常吗?这天下究竟谁说了算?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