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贤王 > 第27章 二院相试(上)

第27章 二院相试(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破:开局收云韵为女仆 我暗恋他被发现了 被看穿的我仍在飙演技 宠你上瘾,薄先生花样追妻 凤女降世天下归一 赚钱养家:公子快到碗里来 荒原玫瑰 神卦 嫡女改命 剧情全崩,她边谈恋爱边修复位面

尽管理念不同,但是杨凡依旧保持着对李钢该有的尊敬。恭恭敬敬的向李钢行了一礼,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提笔在纸上写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时间转眼即逝,今天学子们都不用去书堂内读书,而是要随着山长在书院门口等待仁和书院的到来。太阳初升的时候,远处出现了两辆牛车,车上坐着两位老先生,和七个白衣书生。看到迎接的钱塘众人,其中一位老者哈哈大笑道“子贤,好久不见了,怎么还没死呢?”周贤山长也大声的回应道“你这个老家伙都没死,我怎么敢死啊,哈哈哈。”

待众人下车后,周贤便走过去拍了拍老者的后背,笑道“长清,别来无恙啊?”名叫长清的老者苦笑道“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以前了,这次来就是去家父的坟前看一看。倒是你这个老家伙还是那么健壮。”

周贤神色略有些恭敬的说道“沈括前辈的《梦溪笔谈》乃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巨着,每当我读诵时,都会为沈括前辈的见识和学识而深深震撼。沈括前辈的逝去,是我大宋重大的损失。”说完便遗憾的叹了口气。

身后的杨凡吃惊的看着叫做长清的老者,原来他的父亲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沈括,号,梦溪丈人。其一生的科学成就非常的多,其精通天文,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精通数学、医学、军事、音律、卜算、水利、农业等方方面面,其着作《梦溪笔谈》更是包含了力学、光学、学、声学等各个领域。最难得的是在当时的时代下,是一名唯物主义者,他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并指出,“阳顺阴逆之理,皆有所从来,得之自然,非意之所配也。”就是说,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还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正常变化和异常变化,不能拘泥于固定不变的规则。

并提出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人的认知却是无限的。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一般文人虚词浮夸的坏习惯。因此,通过他的记述,世人才能够明确地看到关于雷电、海市蜃楼、龙卷风、地震以及陨铁等自然现象的记载,非常细致贴切而生动形象,使人们能够有迹可循。

沈括的一生可以说是当时着名的“科学家”其成就贡献非常的大,但是因其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定支持者,因此其官场生涯几度受挫,后来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并创造出了《梦溪笔谈》这部巨作。虽然其在文学成就上同样出众,但是因为当年的乌台诗案中沈括诬告苏轼所以其在文学地位中并不高。

虽然沈括的人品不是太好,但是丝毫不影响杨凡对其的尊重,作为后世人,杨凡深深的知道《梦溪笔谈》对于大宋,以及千年之后的贡献和影响。得知老者乃是沈括之子后,杨凡便仔细的观察着这位老者。

正在与周贤闲聊的沈长清,感受到一个年轻的书生正在看着自己,便冲其淡淡的笑了一下。便与周贤带着众人去了书院里。周贤转过头对着梁溪先生说道“伯纪兄,麻烦你带着这几位远道而来的书生去后院的房舍休息”便拉着沈长清进了书房。

梁溪先生转过头看着对方另一位带队先生淡淡的一笑“庆阳兄,好久没有见面了。”

“你还是老样子,伯纪兄。”庆阳先生拍了拍李钢的肩膀感慨的说道。当年两人一同中的进士,只是命运造化弄人,因为性格中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乌烟瘴气,便一气之下辞官回家。因为两人都是同科进士,又因为志同道合,便经常的在一起喝酒论道。只是后来相继辞官而去。在两地教书从此很少见面。这一次的两院比试让两个当年的故交好友颇有一些感慨。

“走,去我家,今晚大醉一场”说着便要和庆阳先生向书院门外走去,并向后说了一句“杨凡,带着几位学长在书院转转,然后去房舍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