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小国师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官问题

第一百三十三章 宦官问题(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报告王妃,冰山王爷又吃醋了 剑洗江湖血作画 开局就送狗熊岭?末世,不带怕的 还珠格格之永燕同在 我有一符 天灾末世:手握QQ农场我赢麻了 极道尽苍 厨娘当家:养个竹马当状元 最强蛮帝归来 宿主她对主神有想法

王德听到辩机的话后直接跪了下来对这李世民道:“陛下,奴才绝无二心啊……”

还没等王德说完,辩机插话道:“王公公莫急,本尊并非是针对你,若是冒犯了公公,还请见谅。”说着就行了一个佛礼。

王德这才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但是也不敢多说什么。

其他大臣都学习过这两段历史都知道宦官是祸。

长孙无忌道:“可是宦官制度自古就有,难道国师还想废除吗?”

其他大臣终于是找到了看辩机笑话的机会了,都在幸灾乐祸,李世民也看着辩机。

辩机道:“诸位大臣,陛下,可知这宦官制度有何演变而来呢?”

魏征终于是开口了,道:“这宦官制度自古就有,周代,商代都有记载,但是具体什么时期有的?已无可证了吧?”

辩机道:“宦官源自轩辕黄帝。”

突然大臣们都惊讶了,因为辩机是用的肯定句,也就是肯定是轩辕黄帝干的,只是都不清楚,如今对方是活佛,知道自己也无法反驳,就算反驳了,可能辩机还有的说,就只能听着。

辩机道:“人或者说动物,除了男、女还有一种双性人,就是既是男也是女的人,只是这种人十万之众方有一人,数量稀少,也有医者认为是一种病,轩辕黄帝时期,虽无阉人,但是却用这种人作为后宫的侍从,只是可惜这种人依然有男根,虽不能生育,但是依然可以行驶房事,所以就出现了最早的阉割,只是不是对于男人,而是对于这中双性人。也是轩辕黄帝开辟了一夫多妻,和如今的一夫一妻多妾还不同,到了大概是尧、舜时期才有最早的宫刑记载,不过也只是刑罚,到了夏朝才出现用被宫刑的人作为后宫仆人的先例。这也是为什么赵高要反秦,因为他是赵人,对秦始皇存在憎恨,和汉末十常侍还不能同日而语。”说完,辩机变停了。

李世民突然道:“传一名知道此事的太医来。”说完身后的一名太监就从侧门走了。

不是说李世民不相信辩机的话,只是这种事闻所未闻,必须找知道的人问问。

辩机没再继续说话,李世民就道:“国师,先不谈儒家和宦官,土地兼并和财富埋没何意?”

辩机道:“均田制,陪葬物。”

说完就有大臣想要出班弹劾了,毕竟均田制是大唐的国制,而且有一定效果怎能诋毁?

可是辩机伸出了左手示意先别说话,那些出班的人就停在了一半的脚在虚空。

辩机道:“均田制只需要稍微加强一下即可,就是土地国有制。”

大臣们果然收回了脚,然后有人问道:“何为国有制?”

辩机道:“就是让国家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是国家租或者是允许某些人在某片土地上耕种,而且需要手续,地契永远在国家手里,只是盖房子或者耕种,或者是有其他用途都需要得到国家批准,否则有些人会不断的吞拼土地成为个人所有,所以只要改为国家均田制就可以。”

李世民道:“国师此法甚好,那么就请国师上表一份奏章吧。”

然后辩机又从上衣里掏出一份奏章递了过去道:“臣已经写好了。”

辩机可不能瞎改均田制,如今大唐最需要的就是均田制,只不过,让土地私有化改为了土地国有化,皇帝赏,也是赏给人去用,而不是给予。

大臣们没说但是李世民结果奏章,一边看一边道:“那么这陪葬……”

辩机道:“东汉末期,国家为什么穷了?曹操为什么开设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呢?”

说到这里,武将们的头都低了下去,还很齐……

看到武将们低头的文臣们也有些说不出口,这时候他们可是谁都不肯说什么了……

李世民是不是派人盗过墓史书上可没写,但是有些野史上说,程咬金盗墓的事和李世民说过,之后李世民就让程咬金再次盗墓,不过更像是戏说。

辩机道:“就本尊所知,汉代的时候王、侯、贵、胄,凡是有能力带黄金、银器、铜钱入葬的非常多,基本是把国家的储蓄资金都带进了墓穴里,可是百姓怎么办?如果是字画,玉器,木雕,陶器等作为入殓的陪葬自然可以,毕竟那些和国家经济没关系,可是金、银、铜钱呢?”

辩机看了一眼这些大臣道:“诸位,你们如果仙逝,墓葬想要什么规格呢?占用多少土地?陪葬多少财富呢?”

李世民比这眼睛听到这里,然后突然睁开眼睛道:“拟旨,从今日起墓葬规格要从简……”

然后就是一大段如何规定墓葬用地,然后不允许墓葬里陪葬金、银、铜等,李世民之所以是明君自然就是明是非,而且做事果断,雷厉风行。

等李世民说完了,有太监在太极殿外喊道:“黄胜黄太医到。”

然后一名大约花甲之年,穿着太医服的人进入了太极殿,然后走到了文武官员中间的前面,行礼道:“参见陛下。”

李世民问道:“黄太医,朕想问下,你可曾知道双性人?”

黄胜道:“回禀陛下,见过,太医院里,只有臣见过,开始臣还以为这人是妖,然后……就被吓跑了,说来惭愧,那人面如女娃,只是下身,男女之物都有。”

辩机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接诊过一名这样的孩子,可惜没留下住址。

又名大臣出班问道:“黄太医,此事可有书籍记载?”

黄胜道:“有,不过不在宫里,据下官所知此书在孙神医那里。”

很多人异口同声道:“孙思邈?孙神医?”

黄胜点了点头。

如今书籍实在是太珍贵了,虽然辩机用了印刷术,可惜如今因为工匠的数量少,能发售的并不多,李世民给了辩机几本书用来印刷,虽然也开始售卖了,只是上架就卖空,甚至还有黄牛,而且李世民的匠作监里也开设了印刷监,给自己的书印刷。

但是想要一人一本或者说十人一本,还是达不到的,毕竟还要晾干,装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