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 第58章 银行制度

第58章 银行制度(1/2)

目录
好书推荐: HP:斯莱特林的白魔王 我在模拟鬼市当市长 沈小姐爱意燃烬,禁欲顾总红了眼 冤种长姐重生后,创飞全府白眼狼 刁蛮公主要逃婚 与她纠缠 无限流:我在恐怖考场当精神病 天珠传说 给世界一点亡灵具装铁骑的震撼 上神姻缘结

朱雄英找到那张写着宗室人口演变的宣纸,并撕碎了好几十份,并将怀中那叠宣纸拿出来,然后开口举例:“皇爷爷,孙儿怕您不理解孙儿刚才说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小小的推衍一遍。

假设孙儿手中这些碎纸乃是我大明的银钱,而那叠宣纸乃是我大明所有的物品。那么,假设孙儿手中的碎纸,每一张价值一贯,而那叠宣纸价值不等,或高或低。

那么,这些碎纸就像是经济市场中的货币,它们的价值是由朝廷规定的,就像是朝廷将货币的价值刻在了每一张碎纸上。而那叠宣纸,则代表了市场上的各种商品,它们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或高或低,就像是宣纸的价值因其质量、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这个比喻中,货币的数量就像是孙儿手中的碎纸数量,货币的价值就像是每一张碎纸的价值。如果货币数量过多,就会导致货币贬值,就像是孙儿手中的碎纸太多,每一张的价值就会降低。同样,如果货币数量过少,就会导致货币升值,就像是孙儿手中的碎纸太少,每一张的价值就会升高。

此外,如果货币流通不畅,就会导致市场失灵,就像是那叠宣纸被积压在一起,无法流通。而如果货币过度流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就像是那叠宣纸被过度使用,变得稀薄无力。

因此,朝廷需要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和流通速度来维持经济稳定,就像是孙儿需要合理分配碎纸和宣纸的数量,以确保每一张碎纸和每一张宣纸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就这样,朱雄英就用手中的碎纸和那叠宣纸给在场众人普及了一下关于经济的学问,从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演化,再到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货币在经济中处于何种地位,最后也阐述了超发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半个多时辰后,朱雄英才长篇大论完,而在朱雄英系统性的讲解下,朱元璋、朱标以及在场参与推演的人,也清楚了手中碎纸的含义及重量。

说着,朱雄英最后说道:“皇爷爷,正如孙儿刚才所言,这宝钞超发了有好处,但也有坏处,而目前来看,超发宝钞的坏处是大于其好处的。

其实这里面最为重要和致命的是,宝钞本身就是一张纸,是朝廷赋予了其价值,同时也是百姓们认可了它,它才会有这样的价值。”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缓和了下来,遂起身接着往那武英殿行走。路上,朱元璋开口询问道:“大孙,你师从张三丰道长,又有道祖老人家的提携教育,眼光也比皇爷爷想得长远。那依你看,这宗室供养政策还怎么解决?这宝钞提举司又该怎么做呢?”

跟在一旁的太子朱标抿着嘴微笑着看着这对爷孙在侃侃而谈,自己的父皇有心考校雄英,而雄英这孩子也很努力,作为父亲的自己也很是欣慰。

朱雄英在心中想了想,这种事情还真没那么容易解决,对于宝钞提举司的改革他是已经有了决断,但是对于那宗室供养政策以及藩王制度,他还有些下不了决心。无它,事关重大,涉及到大明朝的边关体系以及将来王朝的运行,是容不得马虎的。

“皇爷爷,其实孙儿心中还没想好。这宗室供养政策毕竟是皇爷爷亲自制定颁发的,孙儿也不好言说。至于这宝钞提举司的改革,孙儿心中倒是有些腹稿。

皇爷爷,宝钞提举司本身是没太大问题的,问题点就是要控制宝钞的数量以及稳定住其本身的价值,然后才能谈其它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凰夜未消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回到大明做海王 大唐:举世无敌,西府赵王遗腹子 如梦如真的两段人生! 抗战之横扫日寇 纨绔少爷在唐朝 海国英雄志 三国之从小兵开始无敌 大秦:起兵造反,嬴政竟是我军师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